学术交流

Academic Exchanges

学术交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术交流 >> 正文

池州学院2024年科研博士论坛(第十五期)

发布日期:2024-06-11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报告人:陶金玲

时间:2024年6月12日(周三)下午4:00

地点:艺术与教育学院一楼小报告厅(曲艺俱乐部)

报告人简介:

陶金玲,山东潍坊人,教育学博士,南通大学教授,硕士生导师,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,南通大学“人文社科百名创新人才”,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,《学前教育研究》《南通职业大学学报》外审专家,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。出版著作《民办幼儿园管理概论》《做中学与幼儿教育》《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》《生成取向的儿童教育论》《儿童观》,其中《做中学与幼儿教育》获江苏省高校哲社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,被列为幼儿教师必读书目;《生成取向的儿童教育论》获江苏省社会科学“精品工程应用研究”一等奖、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,《儿童观》获评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专项。完成省级课题10项,《幼儿园班级管理》获省重点教材、省规划教材、国家规划教材,主审出版园本课程《中国娃(上、下)》《幼儿园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》等,参编教材《幼儿园课程》《幼儿园游戏》,参与起草教育部《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范》,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,其中中共中央宣传部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全文转载4篇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7篇。

内容提要:

2003年的全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调研发现,幼儿教育患上了“外国病”,民族文化缺失现象让我触目惊心,深感危机蛰伏。何以保存中国心?守住中国魂?儿童是国家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一个儿童,就是一颗希望的种子。“子之初生,不可不慎。”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”

如今20年过去,已初步完成大、中、小学、幼儿园全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,完成相关课题15项,发表相关论文42篇,指导完成本科生、研究生毕业论文115篇,指导幼儿园、中小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。其把课题做在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追根探源的实践中,把论文写在了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的课程里和师生的生活体验里,实现了学段全贯通、内容全覆盖。20年的坚持和探索,她们做了国家需要她们做的:播下一颗种子,赓续一点血脉,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,把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,以中华文化土壤孕育具有中国心、中国魂、中国情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主办单位:池州学院科研处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

上一条:池州学院2024年科研博士论坛(第十六期)
下一条:池州学院2024年科研博士论坛(第十四期)